最新消息
美對等關稅暫緩 業者趕出貨憂塞港,陳世凱:已盤點狀況 將開平穩會議
美國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後又提出暫緩,90天內先維持在10%,對交通部門的海空運恐造成影響,亦可能連帶衝擊觀光產業。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目前海運艙位仍有餘裕,針對東南亞可能的轉單效應,或是短期出口需求增加,除將召開國際海運運輸平穩小組會議、也研議調整獎勵誘因,彈性因應。
針對停頓或塞港 有兩套因應方向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16邀請交通部長陳世凱就「美國課徵對等關稅對我國交通公私部門之衝擊與因應」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詢。立委洪孟楷詢問,針對航運部分的變化,就爭取轉運(如東南亞可能來臺中轉)的獎勵誘因是否有具體措施?對觀光、交通產業的相關衝擊,是否會向行政院爭取特別預算?
陳世凱說明,美關稅政策的影響仍在觀察中,近期變化快速但幅度沒有很大,上週航運艙量降低5%,而目前則增加5%,但交通部仍預做準備。未來可能面臨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大量貨物從臺灣港口進出,可能會塞港,但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港口突然停頓,對兩種狀況的準備是不一樣的。針對獎勵措施,港務公司表示一周內會提出。
針對觀光產業衝擊部分,陳世凱表示郵輪和航空訂位開票狀況以及國內訂房率是蠻重要的兩個指標,目前都還沒有下降,但仍會隨時關注變化。觀光署長周永暉也補充,針對觀光產業影響還在盤點中,經費方面也還有台灣觀光發展基金的預算。
航空訂位和訂房率尚未下降
立委何欣純同樣針對航運問題表達產業界的憂慮,她指出目前業界都擔憂90天暫緩期後的不確定性,因此不斷在趕出貨,能否上得了船、價格都是很大的挑戰;業界代表也請她傳達,希望交通部在船隻、艙位、港口各方面都給予協助,並且讓業者參與討論。
陳世凱表示對航運狀況已有盤點,目前艙位在90-95%左右,還有空位,數字也隨時在掌握中。航港局18日將召開海運運輸平穩小組會議,希望確保船期、艙位還有價格都能夠平穩。針對可能發生的塞港問題,港務公司已盤點空地,挪出可屯放貨物的空間,也盡量將行政程序縮短,加快出口效率。
盤點觀光衝擊 尚有基金預算
航港局也說明,針對航運急用需求調查目前尚無人填報,平穩小組將邀集進出口、工具機等產業代表、主要航運公司和農業部等相關部會參與。
另外,根據交通部書面報告,臺灣國際商港每週共15條航線通往美國,去年我國國際商港直接出口至美國貨櫃量約59萬TEU,經中間港口轉至美國貨櫃量則另有78.5萬TEU,主要為鋼鐵及塑膠等製品,以上占總出口貨櫃量30%。
國籍航商短期尚未有航線及航班調整規劃,受到先前公布實施對等關稅影響,有部分貨主取消訂艙,原預估5月份裝載率約70-80%,較4月份略減約5%。不過因美國暫緩實施,短期裝載率已逐步恢復,後續變化仍需視美方政策持續觀察。
空運部分客運尚無取消航班,貨運業者則表示,近日受先前公布對等關稅影響,航空運量略有增加。汽車貨運業和汽車路線貨運業者目前評估尚無影響,汽車貨櫃貨運業因載運國際貨物為主,影響仍需持續觀察。
若物價上漲恐改變旅遊消費需求
觀光旅遊業部分,交通部指出去年來臺旅客分布為東北亞占3成、東南亞占3成,港澳及歐美新興市場占4成。課徵關稅尚未影響觀光產業,但若引發貿易戰造成物價上漲,可能改變旅遊消費需求,包括減少高價品支出或轉往性價比的旅遊目的地、影響長程線旅客來臺意願、出境需求轉向國旅。
【資訊來源: 外籍勞工通訊社】